「取消他者性,这将是模糊的单一和沉默。」柏罗丁,《九章集》-第五章
「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」孔子,《论语》-第一章
有鉴于时下人们一味地以为强调文化差异,便可以真的触及文化议题,并对人文有所贡献,当代法国汉学家、哲学家朱利安,在重视「生活」的前提下,近年来便提出了「间距与之间」的概念,以祈透过中欧思想的面对面,不停留在「同与异」的分辨上,不固着于欧洲中心主义,而是藉此互为主体的关照,在「间距与之间」,激发出彼此的活力与动能,绕道而反思地看到自己的思想根源处!此外,他更进一步的提出,透过所谓的文化「间谈」,进而相互孕育出更新彼此的文化活水,再造全新的文化生命!
朱利安的跨文化省思与哲学策略,显然异常的特别,而令人感到无限惊艳!但是透过这样麻烦的「迂迴」的途径,来谈「他者性」,来谈中国与欧洲思想之间的哲学策略,它的「有效性」在哪里?它的「目的性」在哪里?它的「普遍性」又在哪里呢?
一场精采的中西文化的对谈与辩证即将展开,透过间距庞大的易学的视角,为大家揭开汉学家朱利安「间距与之间」的思维密码,一窥朱利安跨文化哲学思想的堂奥!
:周道协会学术顾问、贞明读书会/觉明读书会 指导老师 张易生